
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数字定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流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教育信息化的阳光雨露。
一是高质量配套教育装备。2022年,累计投资1360.5万,为和平小学、北城小学、东照小学等3所改扩建增学位学校补充取暖设施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等;为岷县职专配建了学校制图实训室、普通话测试实训室、多功能报告厅、智慧书法教室、心理健康实训室等专用实训室;为北城区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配建保教设施设备;西城区小学等15所学校自筹资金购置教学一体机58套,购置教师计算机360套。
二是加快建设智慧校园。依托校企合作等渠道建设智慧校园,新增电子班牌596台,门禁系统16套,智慧食堂设施设备6套,办理智能电子学生证1.8万套。积极运用成都七中直播课程、学科网资源、电子阅卷系统、IM电竞,IM电竞官网,IM电竞注册,电竞投注平台,电竞博彩,英雄联盟竞猜图书阅览系统、成绩分析软件、双减服务平台等软件资源。全面推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和白板教学软件,应用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企业微信、智慧岷县等教育管理软件,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创客实验、机器人、电脑编程、科学探究等兴趣活动,累计投入资金115万元新建科技教育示范基地11所,岷县第四中学被评为2022年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高效应用虚拟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实拍视频、虚拟实验室等信息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彻底改变了“复杂实验做不好,抽象实验不好做,危险实验做不了”的实验窘境。成功入围甘肃第一批央馆虚拟实验试点学校12所,县职专常态化开展VR虚拟实验实训,县三中被列入全省精准化教学应用试点校。
四是常态化开展信息化培训。多层次开展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高教师的多媒体互动交互教学能力,为教师职业发展赋能,为教学改革升级。整体性地组织交互式一体机应用培训、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教师培训、教学课件训练营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类信息化比赛的赛前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信息化设备操作技能,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全员化和常态化。
五是积极打造智慧校园标杆校。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校园生态体系。岷县三中、岷县四中、岷县职专、岷阳初中四所学校通过了市级智慧教育标杆校的验收,其中岷县四中为省级智慧教育标杆校,为全县智慧校园建设做到标杆校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六是智能监控护航校园安全。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监控设施进行了多次摸底排查,要求校园监控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安装。经过校园综合安全治理项目等校园监控项目的投入及对校园安全的持续强化要求,大多数学校基本实现了监控全覆盖。为了保障理化生实验考试的顺利进行,初中、九年制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全部安装考试用360°无死角摄像头,实现了理化生实验考试标准化考场的最初模型。
七是各类竞赛硕果累累。在全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县获得省级等次奖22人次,占全市的28.2%;获得市级等次奖98人次。在甘肃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上传作品1057件,数量占全市第二,获得省级奖励46件,占全市的26%;获得市级等次奖138人次。在岷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活动和全县中小学教师交互式教学设备应用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获得县级等次奖418人次。在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甘肃省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应用能力大赛活动中,累计上报作品979件。
下一步,电教中心将以省市智慧校园标杆校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整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丰富资源,逐级建立县级、学校学科资源库,为学校智慧教研、智慧听评课、教师备课提供内容丰富的资源,推进“云数据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等项目建设,让师生在电子阅读器便利的操作及大量阅读资源的吸引下逐渐培养师生的阅读兴趣,为实现“135”教育发展目标贡献力量。